莱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2021-11-20 15:43:02 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莱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源。如果这水不复存在了,那么整个世界乃至地球都将毁灭、消失。水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今天小编整理了1篇关于莱州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莱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维持人们基本生理的本源,假如水资源收到了污染,人们的生态环境也就会变得十分恶劣。因此,为了保护水资源,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下面为大家推荐莱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引言

莱州市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华北工业重镇,是山东省的经济重心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矛盾日益凸显,成为莱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 莱州市水资源的现状

1.1水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

莱州是一座严重的水量性缺水城市,莱州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6.9亿立方米,地上水16.6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3亿立方米,全市人均380立方米,亩均301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和1∕10。

统计资料表明,我市总用水量目前已经达到极限值33亿立方米,这表明开发潜力已非常小,另外,在全球暖干化的背景下,莱州气候不断恶化,干旱少雨的趋势越发明显。莱州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48.6㎜,而且年际差较大,年内时空分布不匀。此外枯水年份连续多现,降水只在200~400㎜,丰水年少现。

此外,土渠输水渗漏损失大,利用率低。全市667hm2以上灌区21处,支渠以上渠道共2400km,现只有防渗渠335km,渠道有效利用系数低于0.5的占50%。

1.2 水资源总量年内、年际变化大

莱州市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7、8三个月,占全年平均值的85.6%。由于降水过于集中,极易形成春旱夏涝。

莱州市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年际间变化大。其降水量呈现如下特征(见图1):

2000年-2008年莱州降水量

由上可以得知,莱州市2000年到2008年的降水量依次为411.3mm、499.1mm、347.7mm、620.7mm、624.1mm、549.7mm、479.5mm、579.2mm、655.9mm。其中降水量最高值达到655.9mm,最低值为347.7mm,最高值与最低值间相差悬殊。可见,莱州市的降水量年际分配不均匀,存在明显的丰、枯水年及其交替的现象,多年丰、枯水年连续出现,洪涝灾害年频繁出现,这使得可利用水资源量不稳定。

1.3 可利用水资源量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供需矛盾突出

在解放初期,不论是城市居民、工业,还是灌溉用水量都很小,总共不足10亿立方米,在需求量小于供给的状况下,水资源显得很充足。近年来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工业迅猛发展,城镇人口和第三产业比例也是逐年增加,用水量与日俱增,三者比重变化明显(见图2)。

2001年到2008年莱州市工、农、生活用水量变化

从中可以看出,用水量呈缓慢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城镇生活和第二产业用水呈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则基本保持平稳。用水增长的过程也是用水结构调整的过程,有关资料表明,从1984年至2005年,农业用水比例由80.3%下降到68.3%,第二产业用水比例由10.4%增加到20.4%,生活用水比例由9.3%增加到11.1%。城乡用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用水增加了81.8%,农村用水仅增加了8.5%,城市增加的供水量一部分靠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另一部分依靠挤占农业用水,这充分反映了本地区的竞争用水模式。

可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差额拉大 (见表1)。到2000年底,全市总用水量已达储量的极限值。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而且已成了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制约因素。

2000年莱州市水资源总需求量为40亿m3,可供水量为32.2亿m3,供需差额为-7.8亿m3。2010年水资源总需求量54.7亿m3,可供水量34.1亿m3,供需差额为-20.6亿m3。可见,总需求量显著增加,2010年的差额是2000年的将近三倍。供需差额大幅度拉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莱州水资源的突出特点:莱州水资源处于短缺状况。

2 莱州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

导致其水资源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将其归为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2.1 自然原因是莱州水资源短缺的客观因素

莱州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气候寒冷干燥;春季受大陆性变化气团影响,降水较少,由于偏北或偏西风盛行,故蒸发量较大,往往形成干旱天气;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北移,促使西南或东南洋面上暖湿气流向北输送,成为主要降水季节;秋季东南季风减退,极地大陆气团逐渐加强,逐渐转变为秋高气爽的少雨季节。因此其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此外莱州市降水量的年际分配也不均匀,(见图1)降水量也存在着空间分配不均的现象,这就使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更加不稳定。

2.2 人为因素是其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2.1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主导因素

如表1,从2000年与2010年供需比较中,可以发现正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与日俱增,供需矛盾凸现。此外,2010年总需水量54.7亿m3,可供水量34.1亿m3,缺水-20.6亿m3。据预测,2020年总需水量上升到70.65亿m3,可供水量仅34.10亿m3,缺水-36.55亿m3[4]。在可供水量基本平稳的情况下,总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供需矛盾越显突出,莱州水资源呈现短缺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总需求量与供需差额继续呈正比关系。

2.2.2水权流失问题

为了解决莱州市和天津市的用水问题,1983年引滦工程建成。国务院制定了滦河水分配方案。但在实际引水中,存在着天津占用莱州市用水指标的问题,特别是在1999~2000年、2000~2001年、2002~2003年3个水利年度。天津分别占了莱州0.1亿立方米、1.5亿立方米、0.5亿立方米,共记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严重影响了莱州的可用水量 。

3 莱州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3.1 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

莱州也是一座水质性缺水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突出,全市大小河流共70余条,较大河流有7条,滦河、蓟运河、陡河、还乡河、双龙河、沙河、津唐运河。全市主要河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据统计,全市每年排入河道的工业和生活污水3亿多m3,各种有害物质和污染物36万m3。

受地表水污染影响,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也愈加突出,主要污染物为氟化物和六价铬。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沿岸造纸、化工行业等污水排放。农村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以及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对水资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本来有限的水资源更是紧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水量与日俱增,在供给落后于需求的情况下,市内的大中型水库已经出现了在死水位以下运行的状况,水环境也逐渐恶化,1999~2003年间,引滦枢纽潘家口水库多次动用死库容,加剧了水源水环境恶化进程,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

3.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存在明显的水资源浪费

农用灌溉机井现有9.7万眼只有1.7万眼采用了滴灌、喷灌、塑料软管、地下管道、垄沟防渗渠道等先进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余大多还采用土垄沟输水,在输水过程中,有25%~40%的水量损失掉。工业用水在工艺节水上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新建高耗水工业项目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极低,自来水管网漏失率较高,一般超过15%以上,高于国家建设部的控制指标。公共事业用水、国家机关、学校等团体的节水管理措施不到位,长流水现象仍然存在。城市的绿地浇灌、车辆冲洗仍然是使用可饮用水。莱州市的节水水平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很不相称,全民的节水意识普遍不高,节水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3.3 地下水严重超采,已经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由于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地表水严重不足,只能依靠超采地下水来足供需平衡。由于采大于补,地下水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过量开采的后果,一是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二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水质恶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

古冶区浅层地下水位下降20~40m。沿海地区形成汉沽一南堡一唐海一带地面下沉,同时有海水倒灌出现。自1974年以来形成了以莱州市为中心的莱州、古冶、宁河-唐海三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漏斗面积由1974年的45km2发展到目前的3334km2,漏斗水位也由10m降到65.4m。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已出现3个较大开采型漏斗,漏斗面积达2278km2,局部地方已引起地面下沉、塌陷。

3.4 莱州沿海地区出现了地下水海水入侵的现象

2O世纪80年代以来,莱州城市、港口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沿海地区原始自然地貌大多被改变,水资源采补失衡,尤其是区域内地下水排补平衡被打破,一些区域出现了地下水海水人侵现象,入海河流两侧滨海平原尤为显著,并向严重趋势发展。莱州沿海海水入侵分布广、发展快,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状况将日趋严重。而且海水入侵的直接和潜在威胁,如破坏生态环境、诱发地方病等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控制海水入侵的发展,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追在眉睫。

4 保障莱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从莱州水资源的特征出发,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保障莱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大措施即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开源是增加水资源的供给量,节流则是加强水资源的需求管理。使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最后达到同样多的水资源量可以满足更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就莱州市水资源短缺的特征而言,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因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只能从这两方面入手。

4.1开源

4.1.1跨流域调水

莱州市每年缺水额在7~10亿立方米左右,所有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仅能满足总需求的62.4%。因此,从长远看,境外调水是解决莱州市发展中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

从承德地区调水,承德位于滦河上游,水资源条件优越。尤其是承德市的老虎沟水库,年调蓄水量可达5000万立方米,而且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通过两市协商,采用水价补偿方式向莱州市调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莱州市属于潜在受水区即其不再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范围内。但是可以通过海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引滦工程作为枢纽来提高莱州水资源的供给率,扩大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面。

4.1.2发挥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充分调蓄水资源

震后莱州市水利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业、农业、城市用水,但是由于建设时间较长,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废弃、与先进技术脱轨等现象,使其在现今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积极修建、改进水利工程建设,使其最大作用得到发挥,这将会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莱州市丰、枯水年的自产径流量相差数倍,风水年水库涨满以至大量弃水,干旱枯水年水量很少,因此必须利用水利工程进行调节,减少弃水。

4.1.3解决水权问题,积极推进滦河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南水北调通水后,天津可以通过引江、引黄流域水来解决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天津市多年实际年引滦河水为5.5亿立方米,仅占天津可利用外调水量的21.4%~26.6%。由此可见,引滦回头对天津的可持续发展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会极大的缓解莱州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4.1.4充分利用非传统水资源

非传统水资源通常指污水、雨水、洪水、微咸水。

一是采取工程措施拦蓄雨洪资源。适当扩大库容,更多地拦蓄洪水,实现洪水资源化。在河道下游兴建橡胶坝、节制闸等拦蓄工程,在乐亭、滦南、唐海、丰南4县市南部洼地选择适当地点,修建平原水库蓄水。在北部山区进一步加快集雨水窖工程建设。

二是加快污水处理进程,增大中水回用率。重点加强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回用率。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调整水价等手段,使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的企业和市政单位使用中水,逐步培育起中水回用市场,使之产业化、市场化,从而实现污水处理厂的良性发展。

三是提高矿井疏干水的利用率。莱州市煤矿井较分散,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利用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具有可行性的规划应积极落实,例如开滦曾建议将处理后的疏干水并人市区配水管网,每年可以置换陡河水库供水1000万立方米,经论证方法可行,应积极组织实施。

四是充分利用微咸水和海水。除了充分利用微咸水进行农田灌溉和发展养殖外,还应通过技术处理,用于人畜饮用,以减少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防止海水入侵等问题。此外,在资金、技术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海水淡化方法解决水资源紧缺矛盾。

4.2节流

4.2.1挖掘工业节水潜力

制定科学用水指标,每年根据水资源状况、企业生产规模、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等参数,科学合理地下达年度用水指标。对于新建项目,其规划要涉及到节水相关内容,节水措施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预算要考虑到节水设施建设用到的资金数目。对现有的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企业要加强监督管理。此外对企业每年实际用水量进行管理和考核,运用政策,财政等手段对超量使用水指标的企业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逐步淘汰耗水量大、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并致力于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2.2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7.4%,节水潜力最大。因此,要把农业节水作为节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莱州市是资源性缺水地区,不宜发展高耗水的农作物,必须以发展节水高效的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适当压缩高耗水作物—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二是适度发展现代旱作农业。莱州市农田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3.38%,早地占16.62%。因此,在抓好节水灌溉农业的同时,还必须把旱地农业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发展旱地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地膜与秸杆覆盖等农业技术措施外,还应进一步加强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的优良品种,推广使用土壤保水剂等抗旱制剂,运用化学制剂调控节水。

三是因地制宜,确定节水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原则,探索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大范围的发展喷灌,喷灌省水且浇地效率高,具有适应性强,方便适用的优点。在山丘缺水区使用滴灌。滴灌具有显著的省水增产效果,滴灌适应性强,平原山丘区、沙地都可以使用,特别适应果树、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

四是发展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管道输水(包括利用塑料软管、维塑软管或硬塑料管、地下水泥管)水的利用率可达95%左右,利用管道输水不仅具有省水、节能、省工、省地等优点。而且还可以扩大单井浇地面积和降低水利建设投资。

4.2.3抓好生活节水

加强节水宣传,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抓住时机搞好集中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等手段,搞好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通过调节水价帮助公民培养节水习惯,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建立节水型社区,把居民节水纳人社区建设的管理之中,并作为评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节水型社区,真正把节水工作落实到生活各个角落。

4.2.4加强市政、公共设施等用水管理

近年,市政用水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基本上都使用清洁的自来水,这势必加剧城市用水与工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的争水矛盾。市政、环卫、生态、景观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即使要求有差异,也应该可以实行分质供水。用符合行业标准的水资源代替优质的清洁水。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型设施,公园、绿地等市政公用设施,必须安装节水龙头或微喷节水型器具,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

5 小结及讨论

莱州市水资源处于短缺状况,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今后莱州市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水资源。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为重要。只有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长远上看,根本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节流比开源更为重要,一定要加快建立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的步伐,进一步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更好地发挥水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瑞华,董新杰,刘春洪等. 莱州市水资源浅析[J].山东水利水电技术,2001

[2]张树立.莱州市水资源利用的研究[J]. 海河水利,1996

[3]张帅,赵鹏云.莱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

[4]张俊栋,刘文利,赵凤琴等.莱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59~60

[5]黄晓静.莱州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研究,2006

[6]王丹,李昌存,艾立志.莱州市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及防治措施[J].资源与产业,2006

[7]余丹林.跨世纪莱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战略构想[J].水资源产业,1999

[8]王秋玲,李志祥.破解莱州市水资源紧缺“瓶颈”的措施[J].水事论坛,2009

[9]Brown CA,GrahamWJ. Assessing the threat to life from dam failure.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1988,24


【莱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新洲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03-09

调查情况分析报告06-08

我国水资源调查报告数据分析以及应对措施03-01

水资源调查报告07-11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07-24

关于水资源的调查报告02-21

安丘水资源调查工作报告02-28

深圳it薪酬调查分析报告03-04

莒县环境调查分析报告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