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思路

时间:2022-05-04 16:33:33 高考地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思路

  简答题是高考第Ⅱ卷重要的命题形式之一,该题型设计灵活,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有一定难度。考生见到这类题型时,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但要想得高分或满分十分不易,常常出现知识点答不全,丢三落四的现象。该题型已成为制约考生提高成绩的瓶颈,因此,如何提高简答题的得分率是考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总结出一些常见类型的简答题的答题思路,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答题思路,对提高得分率大有帮助。

最新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思路

  一、特征描述类简答题答题思路

  1.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②地势及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分布区;④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2.气候特征:①气温(生长期、积温);②降水(干燥状况);③大气运动(盛行风、风带、气压带);④水热状况(同一地区时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地区空间上水热状况);⑤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河流水系特征:①发源地与流向;②长度与流域面积;③支流及注入海洋;④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河床特征);⑤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地形区。

  4.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③含沙量;④结冰期。

  5.农业生产特征:①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③部门结构;④生产水平。

  6.工业生产特征:①发达程度;②部门结构;③技术水平;④地域分布。

  二、成因分析类简答题答题思路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等);④天气状况。

  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①纬度(低纬小、高纬大);②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③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①太阳辐射;②地面状况(海洋和陆地、平原和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寒流和暖流);③大气环流;④人类活动。

  4.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①昼长;②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③天气状况。

  5.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太阳高度(即纬度);②地势;③天气状况;④空气密度。

  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地势高;③晴天多;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6.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②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7.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①0℃等温线的海拔;②降水量的大小(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

  8.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①历史因素(原有基础决定现状、功能分区也在变化);②经济因素(付租能力、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③社会因素(收入高低、知名度、种族);④行政因素。

  9.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因素: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自然增长率。

  10.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②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1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基础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经济、交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等);③政治因素(政策、政治中心变革、战争)。

  1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13.河流洪涝灾害成因分析:①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三方面考虑):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如长江洪涝灾害成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流水不畅。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干流汛期长,水量大。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

  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4、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分析:①流速(位于阶梯过度地带,河流落差大);②径流量大(看降水量多少、流域面积大小、蒸发量大小)。

  15.“凌汛”形成的条件:①有冰期;②流向高纬。

  16.水土流失成因(以黄土高原为例):①自然因素(降水、地形、土壤、植被);②人为因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17.中低产田的成因(以黄淮海平原为例):①自然原因(气候:春季多大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地形:起伏和缓,岗洼相间);②人为原因(大水漫灌、不合理开垦、只用不养等)。

  三、治理(解决)措施类简答题答题思路

  1.河流的治理措施:①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具体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②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具体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退田还湖等;③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①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污染;②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③修水库,解决水资源的年内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问题。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⑤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等;⑥控制人口增长。

  3.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措施: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②推广节能炉技改;③大办沼气;④营造速生薪炭林;⑤普及省柴灶。

  4.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以黄土高原为例):①基本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退耕还林还草;煤炭能源基地建设;②小流域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③案例:南小河沟(保塬、护坡、固沟)。

  5.荒漠化治理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②在农牧交错带,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③在草原带,以退耕还草,以草定畜为重点;④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6.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①低湿地的治理(辛淀洼为例):鱼塘——台田治理模式;立体开发,综合利用;②盐碱地的治理(北丘洼为例):原则是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调控水盐运动;具体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农田覆盖、生物措施

  四、区位分析类简答题答题思路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有利的自然因素:

  ①地形:该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地势低平或地势平坦开阔,宜发展耕作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等。

  ②气候:判读出是某种气候类型,结合该气候类型特点作答。如华北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种棉花和葡萄等。

  ③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雪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④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如东北的黑土、黑钙土。

  ⑤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耕作;土地租金低。

  2.有利的人文因素

  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②交通运输:临近河或湖,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距海港近;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③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⑤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最新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思路】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05-09

高考复习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05-09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之简答题05-10

关于高考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05-10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05-10

通用技术简答题高考复习05-08

高考政治简答题的一些答题技巧05-09

高考政治简答题审题五要素05-09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答题技简答题05-09

高考政治辨析题答题思路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