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全国卷答案

时间:2022-05-07 19:56:22 高考化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化学全国卷答案

  高考化学全国卷篇一:高考理综全国卷1—化学

高考化学全国卷答案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

  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 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 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答案】A

  【解析】A、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为CH2,14g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团CH2的物质的量

  为1mol,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

  ol的N2与4mol的H2完全反应则生成2molNH3,B、若1m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不完全,所以NH3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Fe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氧化产物是Fe3?,因此1molFe

  与过量硝酸反应转移3NA电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CCl4呈液态,2.24LCCl4不能由气体摩尔体积得出其物质的量为0.1mol,故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也不为0.4NA,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A。

  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CH3CHCH2CH3

  |【解析】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CH3

  戊烷,故A错误。

  催化剂

  ?CH3CH2OH,符合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

  加成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

  CH3CHCH2CH3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2Cl、、Cl

  CH3|CH3CHCH2Cl

  |、CH3C—Cl,故C错误。

  |CH3

  CH3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B。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答案】C

  【解析】A、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

  不带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错误。

  B、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且NO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 D、将Cl2与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是得到的Cl2未

  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5.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

  ?

  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24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24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答案】B

  【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

  本质为电解水。

  ?

  A、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SO24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

  ?SO24向正极区(阳极)移动。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2H2O?4e????O2↑?4H?,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下降。故A项错误。

  B、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剩余OH?,中间区域的Na?迁移到负极区,得到NaOH;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

  ?2H2O?4e????O2↑?4H?,余下H?,中间区域的SO2得到H2SO4,4迁移到正极区,故B项正确。

  C、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2H2O?2e????H2↑?2OH?,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升高,故C错误。

  D、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因此转移1mol电子时会有0.25mol氧气生成,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6. 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

  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

  C. M点处的溶液中cNH+=cH+=cOH? 4=cCl

  ????????

  D. 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D 【解析】A、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则达到滴定终点,产物为NH4Cl,

  其溶液显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

  3.1~4.4。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故A项错误。

  NH3?H2O?H?导致B、盐酸体积为2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H4Cl,NH?4?H2O?

  其溶液pH小于7,而M点处pH=7,故B项错误。

  C、因为溶液pH=7,所以c(H?)(转 载于:www.hnNscy.CoM :高考化学全国卷)=c(OH?)=10?7mol?L?1,又由于电荷守恒

  ???

  c(H?)?c(NH?可得c(NH?二者浓度约为0.05mol?L?1,4)=c(OH)?c(Cl),4)=c(Cl),

  远大于10?7mol?L?1,故C错误。

  D、若开始时pH为12,则c(OH?)?10?2mol?L?1,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由于题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应小于12,故D正确。 因此,本题选D。

  7.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Y C.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解析】Z的单质n为黄绿色气体,n为Cl2,因此Z为氯元素。0.01mol?L?1r的水溶液pH

  值为2,说明r为一元强酸。Cl2与p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r以及难溶于水的混

  合物s,因此p为烷烃(如CH4),r为HCl,s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物。Cl2与m反应可得HCl以及具有漂白性的q,可知m为H2O,q为HClO。综上,W、X、Y、Z分别为H、C、O、Cl。

  A、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H<O<C,即WX,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H2O或H2O2,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正确。 D、X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26. (14分)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

  ?2H2O;②d→c→f→e→i 【答案】(1)①A;Ca(OH)2?2NH4Cl===CaCl2?2NH3↑

  (2)①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②8NH3?6NO2???7N2?12H2O;③NaOH溶液

  倒吸入Y管;④当产物中的H2O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

  【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用方法是Ca(OH)2与NH4Cl混合加热,或者CaO中滴

  入浓氨水(不需要加热)。这里提供的装置只有A适合第一种方法。②要收集干燥的氨气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干燥管应“大进小出”,即d进c出;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f进e出;最后应进行尾气处理,并要防止倒吸,应接i。

  (2)①②:NH3和NO2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生成N2,反应方程式为

  8NH3?6NO2???7N2?12H2O,产物均无色,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红棕

  催化剂

  催化剂

  色会逐渐变浅。③④:当产物中的H2O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因此NaOH溶液会倒吸。

  27. (15分)

  2??

  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Cr2O7(橙红色)、CrO24(绿色)4(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CrO24和Cr2O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的Na2CrO4溶

  2?

  )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液中c(Cr2O7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24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

  。

  高考化学全国卷篇二:高考化学全国卷一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 硝酸 C.醋 D.卤水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种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2:3C.3:2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V稀释至体积V,pH随l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V0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Vc(M)

  D.当lg=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

  V0c(R)

  -

  -

  -

  9

  +

  8

  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

  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

  澄清

  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

  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澄清石灰水

  D水E浓氢氧化钠溶液

  F

  无水氯化钙

  G

  H

  排水集气装置

  I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①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

  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粗硼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

  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两条)。

  (2)利用__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_____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

  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

  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

  c(I)--淀时,溶液中1010,Ksp(AgI)=8.5×1017。 -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

  c(Cl)(3)已知反应2HI(g)

  2(g) + 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

  -

  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

  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___min-1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8

  2.4

  v/(10-3min-1)

  2.01.61.20.80.40.0

  x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硝酸铵、水、硫酸亚硫酸铵、氯化铵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度,原因是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

  (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__________(填字母)

  A、分馏塔B、离心机 C、反应釜D、框式压滤机

  (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阳平mg,将其置于若两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

  适量稀硫酸,用a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

  在基态

  原子中,核外存在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

  (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写出两个与

  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

  (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晶体。 (5)贪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

  石墨烯晶体

  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 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 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2]m[CH2--[CH2-

  -]H6O2)3③④②

  2CH2CH3聚乙烯醇缩丁醛

  C--CH=CH3C--C≡333CaCO3异戊二烯⑧⑤⑦

  ⑥

  高考化学全国卷篇三:全国卷新课标一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

  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 硝酸 C.醋 D.卤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氧化性的判断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

  C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应为( )

  A.1:1B.2:3C.3:2D.2:1 【答案】C

  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

  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反应现象、结论的判断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

  A

  考点:考查对原电池反应的判断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

  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W的L层无电子,则W是H元素;X的L层有5个电子,则X是N元素,Y

  与Z的L层都是8个电子,则二者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知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Z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Y是P,Z是Cl元素。A、氢气与氮气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沸点X>W,错误;B、H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正确;C、未指明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不能判断酸性的强弱,错误;D、N与P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如磷酸铵,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判断

  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答案】

  D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溶液的pH=10,MOH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而R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正向移动,则c(R+)浓度增大,而升高温度,对c(M+)无影响,所以比值减小,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解质强弱的判断,溶液稀释的判断

  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

  -

  -

  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

  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

  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答案】⑴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高考化学全国卷答案】相关文章:

语文全国卷高考文学常识04-09

高考历史全国卷评析与复习思考11-19

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完形填空解析05-11

高考化学总结范文11-16

高考化学如何备考05-11

高考化学备考方案11-13

高考化学知识点11-14

化学高考复习备考计划11-07

高考化学学习技巧12-06

高考数学椭圆专题检测及答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