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知识与应用

时间:2022-12-09 18:30:20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业气象知识与应用

  在科学还没有发展之前,很多气象知识的经验总结都是源自农民对气候农作的观察得来的。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业气象知识与应用,供大家参阅!

农业气象知识与应用

  农业气象基本知识

  1、积温:就是特定时段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2、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就是特定时段内,高于某个生物学下限温度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种子上说的活动积温的下限是10℃。

  3、生育日数: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为生育日数。

  4、品种所需积温:品种从出苗到成熟期间大于或等于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为品种所需积温。

  5、温度生长期:指作物能生长的`时期,嫩江县的温度生长期开始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初日表示;结束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终日表示;初、终日的间隔日数为温度生长期的长度。

  6、农业界限温度:指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又能指示农业活动的温度。通常以平均气温稳定通0℃、5℃、10℃、15℃和20℃作为农业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标志冰雪融化,土壤开始解冻,温度稳定通过10℃的持续天数为适宜农耕期;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终日标志着土壤冻结,大田的农时活动基本结束,≥0℃的初始日期正是嫩江县小麦适宜播种期。

  7、积温带:黑龙江省处于祖国最北部,农业上选用品种最主要的因素是当地的年活动积温的高低。因此,我省农业部门按照各地活动积温高低,每差200℃划一个积温带的标准,把我省划分为六个积温带。

  8、黑龙江省各积温带年活动积温:最南部的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第二积温带2500-2700℃;第三积温带2300-2500℃;第四积温带2100-2300℃;第五积温带1900-2100℃;最北部的第六积温带为1900℃以下。

  利用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措施

  1.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观测站网

  根据近年来农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带来的农业生产布局变化和农业防灾抗灾气象服务的新需求,调整完善区域性观测网络。建设高时空密度、自动化、多要素的现代化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对气象相关资料的准时、准确、高效监测,在县局应能随时调看周边地区的预警信息、雷达回波和各乡镇自动站点的气象要素观测实况资料,还要在时间上加密采集,创建综合数据库,做好相关数据的监测和积累,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的能力。

  2.建立灾害预测预报体系,提升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灾害预测预报体系是防灾减灾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准确的灾害预测预报是对灾害进行准时预警、采取可行的灾害防御对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防灾减灾的成效。因此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开展针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专业专项灾害预测预警工作。除进一步提升常规天气、气候预报时效性和准确率以外,一方面要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针对本地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开展防旱、防汛、防寒、抗冻、防大风、防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开展重大农林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与预警。另外,还须要增加适合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项目,针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相比现在已刚开始开展的农业干旱预报、霜冻预报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提升预报技术水平。基层县局要依靠上级气象单位,根据须要选择对本地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遵照本地的农业生产影响轻重缓急程度的不一样,对农业气象产品进行分级分类,开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专题”、“农业气象专报”等产品,以释用上级指导产品为主,补充订正上级的指导预报产品,联合指标判别,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

  3.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提升监测评估本领

  灾害监测评估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灾害救援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时效性的基础。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创建统一、规范、系统的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概率研究。基层县局首先是要与农业、水利、民政等单位配合和协调,创建实况灾情的快速调查上报机制,使灾情、农情、气象等资料可以经过信息传输系统快速上报,以便开展可行的灾害防御。其次是要增强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综合评估,开展定位观测、实地调查,将灾害防御适用技术向农村推广应用。

  4.建立灾害应急响应体系,提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创建以政府主导、单位参与的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在不一样层次上制订灾害应急预案,充实变更各种可行资源,形成单位间的可行的联动机制、高效的协同本领,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最可行、最集约化的方式组织起对灾害的`防御工作,从而将灾害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健全“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机制,做到“视频到乡,音频到村”。首先是创建农村灾害信息预警系统、灾害信息预警终端、在人口密集区安置大喇叭和LED电子显示屏等预警设备。其次是遵照政府-各有关单位-乡、镇、农场-村组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办理规范的农村自然灾害预警队伍。即在各乡、镇、农场设立灾害预警信息工作站,乡、镇、农场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协理员、村级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县、乡、村各级要密切协作,特别要发挥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重要的天气预报要充分考虑分散在各居住地人群接收信息本领的差别,区别对待,在灾害来临前接收和准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灾害发生后准时上报灾情,确保气象灾害信息上传下达的通畅。再次是根据本地通信传媒发展情况,创建多渠道的传播体系。可以用字幕在电视、电子屏滚动播出,并且还能够向各手机用户免费发送灾害性天气预报短消息。

  5.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首先是气象部门要增强对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宣传,使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进一步提升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知,制订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政策和规划,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的日常行为。其次是创建由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组成的科普宣传网络,政府、气象、农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可应用科普宣传网络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本领,使公众知道怎么样去避灾抗灾。再次是创建以农技推广站、气象站为主,农技学校、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为辅的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办事体系,采用培训班、讲座、技术推广、专题咨询、技术指导等形式对基层负责人、农技人员、农业大户,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普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使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在防灾减灾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

  关于农业的气象谚语

  1.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枣芽发,种棉花”,

  2. 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

  3. 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

  4. 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

  5. 天气谚语,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6. 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打”。

  7. 一冬早,三季好。

  8. 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9. 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10.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11. 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

  12. 竹开花,饿死农家。

  13. 稔子结卜,耙田撒谷;稔子

  14. “清明”“谷雨”紧相连,

  15. 簕竹开花,收起犁耙。

  16. 耙田插秧莫迟延。

  17.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18. “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19. 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

  20.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21.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22.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23. 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24.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25.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26. 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27. 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28.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29. 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30. 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31. 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

  32. 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

  33. 插秧过“小满”,做死无一碗。

  34.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35. 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36.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37.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38.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39.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40. 梨花白,种大豆

【农业气象知识与应用】相关文章:

古代气象知识的应用05-09

农业气象知识与实用技术05-09

气象知识精选05-09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05-09

气象变化对农业的影响05-09

气象知识大全05-09

气象知识科普05-09

实用的气象知识05-09

气象知识的文章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