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对月有感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2-12-09 16:44:40 诗词鉴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野泊对月有感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野泊对月有感古诗词鉴赏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译文翻译

  在这乱世之中,江月依然那么明亮可爱,但它应该懂得流亡在外的病人的心情。

  看北斗星柄渐渐横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广阔的原野;听画角声声凄惨欲绝,萦绕在这泊舟近处的岳阳城。

  饮酒解愁,反而增添了眼泪,我的愁思就像酒和泪一样四处飞溅;浪涛卷起,引发了我的思归之心,让我暗自吃惊。

  多么想打听一下南宋朝廷近来的消息啊,可眼前,群盗正在四处流窜纵横。

  注释解释

  逋(bū)逃:愤激之词,意为飘泊无家。

  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似杓柄。

  阑(lán)干:横斜的样子。

  角声:军中的乐器声,用以指挥军队进退。

  行朝:指皇帝临时驻处,即行在所。

  创作背景

  《野泊对月有感》是南宋诗人周莘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首联诗人对月兴叹,表现了时荒世乱的局势;颔联转写野泊时所见景色;颈联道出了诗人沉痛的心情;尾联转笔写到国家的动乱,境界陡然开阔。全诗充满充满了悲楚之情,诗风沉郁顿挫。

  这首《野泊对月有感》大约作于建炎三年(1129年)。当时北宋已亡,高宗即位临安,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在杭州胁迫商宗让位,到处兵荒马乱。诗人在避乱中写下这首诗。

  诗文赏析

  《野泊对月有感》题目表明诗人漂泊无归之感,着眼“野泊”二字。“可怜江月乱中明”破空而来,忧愤无端,领起全篇。时荒世乱,万物失色,而江月不管兴亡,在乱中依旧光耀如昔,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怜惜,这一句实际已交代了题目,“江月”点“野泊对月”,而“乱”字点明时世感慨,“可怜”二字已透露情怀。“应识逋逃病客情”对江月抒情。江月之明,应知诗人的难言之隐。“逋逃”是愤激之词,言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病客”引起五六句的怀归之感。诗人原可继续抒情,却用广阔的背景作一顿挫。“斗柄阑干洞庭野”,望天无语,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点明“野”字,亦见望久,始见斗柄横斜;“角声凄断岳阳城”,听角伤怀,角声暗寓兵乱,岳阳城在泊舟近处,凄断写角声,亦写听到角声的感受。这两句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乍看气象开阔,细思情绪深沉,在写景中抒情。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承第二句来,以酒浇愁,酒随泪溅,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这两句表面对仗,意实相连而下,“酒添客泪”和“浪卷归心”互为表里,而“浪卷”字又扣“野泊”字。“愁”“惊”两字引出尾联。若至五六为止,只见作客野泊思归,所感只在一家。尾联忽然推开,遥应第一句的“乱”字。而两句亦有顿挫。“欲问行朝近消息”从一身乱离,想到朝廷迁流不定,由忧一身到忧朝廷,结句把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写足,消息虽欲问而无由,其为忧愤,更何以堪。杜甫《登岳阳楼》结句云:“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也是由一身漂泊写到国家战乱。而这首诗结句更甚于“戎马关山北”,因群盗纵横即在眼前也。诗人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总之,全诗一结有茫茫无尽之感,而中间两联情景交融,思想感情沉郁,表现手法沉着含蓄,颇有杜甫的气骨。诗中虽重一“客”字,不足为病。

【野泊对月有感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野田黄雀行》古诗词鉴赏05-10

《古朗月行》古诗词鉴赏03-13

野步诗词鉴赏05-10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03-21

古诗词鉴赏04-06

古诗词鉴赏11-20

儿童经典古诗词鉴赏05-11

经典励志古诗词鉴赏05-11

中篇的古诗词鉴赏精选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