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点与发展心理

时间:2022-11-22 18:28:13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大学生特点与发展心理

  发展性教育理念进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特点与发展心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特点与发展心理资料,欢迎阅读。

大学生特点与发展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第三章青年特点与发展心理

  个性心理与人格培养

  人出生后,从三四岁开始进入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进行着个体化个别化,形成不同的个性。个性亦称人格。

  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两大方面,前者有动机、兴趣、信念等,后者有能力、气质、性格等。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认识、探求事物的心理倾向。有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之分。

  信念:激励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思想倾向。信念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

  能力: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决定能力的因素:一,先天遗传。二,后天环境与受教育的程度。三,个体自身的努力程度。

  气质: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与活动中的表现,其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一般将气质分成四种:

  其一,胆汁质(兴奋型、冲动型)。其特点是精力充沛,为人热情,心情开朗,坦率果断等;但自制力差,容易发怒,情绪多变,急躁轻率等。

  其二,多血质(活泼型)。其特点是活泼好动,富于生气,思维动作语言敏捷,情绪乐观,为人亲切;但也容易变化无常,粗心大意,轻率浮躁等。

  其三,粘液质(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镇静踏实,自制力强,沉着坚毅等;但也有反应不快,淡漠固执等特点。

  其四,抑郁质(抑制型)。其特点是富于自我体验,做事认真,细心等;但有多疑、孤僻、胆小、忧闷等特点。

  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表现多个方面:

  其一,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其中包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其二,性格的意志特征。这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

  其三,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情绪影响人的活动或受情绪控制是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其四,性格的理智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方面的个性特点。

  个性比较稳定,但并非永远不变。人格除天生的外,人格的自我培养完全可能。

  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征

  一. 试述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大学阶段是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的时期,是心理和生理综合作用的时期。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再构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18岁是法律赋予一个人公民权利的年龄,大学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还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然而大学生却自以为已经成人,言谈处事力求带有成人味道,这容易造成大学生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等典型的心理表现。对于“准成人”的身份,大学生唯有努力地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并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社会实践。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恋爱及婚姻适应,成就感的获得与自我实现等,让自己在心理上逐渐成熟,顺利步入成人社会。

  从心理发展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基本成熟但尚未成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大学生的心理迅速走向成熟。

  1.两面性 心理的两面性是青年期的一般特征,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容易表现出急于求成的蛮干、有勇无谋的傻干、受挫后的情绪失控、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等消极的一面。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大学生的心理也在迅速走向成熟,并且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比如他们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敢想敢干、勇往直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等等。

  2.矛盾性 大学生的心理不仅有两面性,而且发展也不平衡,容易引起矛盾冲突。主要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封闭孤独的矛盾;自尊自信与怯懦自卑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矛盾;积极勇敢与消极退缩的矛盾;强烈的性欲望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等。这些冲突虽然会使大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但也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促进自我发展,使心理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3.统一性 无论内心有怎样不同的两种心理、它们之间有怎样激烈的矛盾冲突,大学生在某一时间、地点的外在表现总是尽量统一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所做的都是消除矛盾冲突,使自己趋近社会评价高、体现个体成熟的一面。比如努力改善现实自我,让现实趋近理想;修正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理想趋近现实。

  这一阶段大学生会迅速成长成熟,尤其是认知心理会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一)思维

  1.思维的独立性增强 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体现在他们不仅善于理解知识,而且善于获取知识,由于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成才需要和心理渴求,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未知领域,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2.辨正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辨正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是一种以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就能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3.创造性思维逐渐确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人发挥发散思维、复合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具有首创性、发现性和突破性的成果的思维方式。大学生的思维具有敢于求新、富有创造的特点。创造性思维的渐渐确立是大学生发现、认识、利用规律的一条重要渠道,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之后一段时间内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都大有裨益。

  (二)情绪情感丰富

  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学生对自我形象、事业前途、经济能力、人际关系、恋爱婚姻等的关注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大学生对来自这些方面的情感体验是丰富而强烈的,但由于他们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所以表现得相当复杂,比如有的人因觉得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担忧,有的人因某一次经历自感能力不足而焦虑,有的人因焦虑而变得紧张不安,要么对什么事都过度敏感,要么对什么事都淡漠处之。较之成人还显得动荡多变,具有不稳定性,尤其面对意外突发事件或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事情的时候,容易表现出既想控制隐藏自己的情绪又很难控制高昂情绪的无措。

  (三)自我意识

  1.自我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一定的思考、实践和学习,大学生逐渐学会了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而且逐渐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品质,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参照老师和同学进行自我评价,设想自己的发展或进行自我设计。

  2.自我评价日趋完善 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势必要选择对手,结果自我评价与现实自我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是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有的人过高估计自己,有的人过低估计自己的缘故。

  3.自控能力显著增强 在这方面,大学生已经逐渐开始综合社会标准、社会期望和社会条件,按照自己的意志,明确规划自己和设计自己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既根据目标计划,又根据反馈信息,使外界的要求转化为主我的需要从而推动客我的态度转变,改变不符合目标的动机和行动,调整原来的行动目标与方法,决定新的行动,使自己的心理机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提高效率。

  (四)需要丰富

  需要是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丰富,必定与大学生丰富的需要有关。实际上,大学生的需要远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五类需要更丰富

  (五)思维有弱点 尽管大学生的思维水平较高,但他们有时考虑的只是感觉到的东西,缺乏深层分析认识,把事物片面化、单纯化;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有时又急于自我表现,对事物不加分析,不予判断,就急于从另一个方面下结论,使思维走弯路;思维创新但脱离现实——大学生对生活充满幻想,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现实的幻想只能是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胡思乱想;喜欢对事物置疑,又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甚至有人说“我什么都不相信,只信我自己”,这种目空一切的极端思维方式,容易导致自我恶性膨胀,一旦产生并形成习惯,是十分有害的。

  掌握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的意义 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有效地运用教育手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一)指导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

  1 .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格目标

  分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切合实际地帮助大学生如何选择目标并在其人格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由现实人格向健康人格进而向理想人格逐步递进。

  2.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培养大学生合理健康的需要与动机

  因为人格选择活动的动机是引发、调整、激励和维持人格选择活动的条件,是人格选择和人格成长的内驱力。

  3.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进行正确导向与控制

  帮助大学生排除各种对人格选择与发展的干扰和障碍,保证人格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导向走向理想人格的目标。

  (二)指导大学生能力培养

  1.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学习观

  要树立全面学习观、快乐学习观和自主学习观和终身学习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做到广博与精专相结合。

  自主学习是一种符合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既表现为接受和掌握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也表现为个人主动感悟、体验、发现和探索。

  终生学习观认为,人们要为适应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学习,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观念。1994年在意大利举行的“首届世界终生学习会议”上,把终生学习提高到生存的高度来认识。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制约着学习进程,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稳定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集中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必然伴随着学习动机的弱化。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要通过挫折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而不是减弱。

  3.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首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把最佳学习状态描述为“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就是全身心沉浸于一种奇妙的感觉,即你能控制当前的状态,你在充分发挥自己能力。”

  其次要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水平,关键是发现和采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有的人早晨学习记忆好,有的人边写边记记得牢,有的人习惯安静读书静心记忆,有的人喜欢听音乐读书动中记忆。还有比较科学的联想记忆法、整理归类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

  再次要帮助学生发展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注重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创造思维的能力。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的困扰

  要帮助学生以平常心来对待考试,平时注意养成把作业当成考试的习惯,还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法来克服紧张焦虑情绪,使身心达到一种泰然的境界。

  5.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心理疲劳的不良影响

  (1)科学运用大脑 大脑左半球主要是抽象思维活动,右半球是形象思维活动,为了克服疲劳,左右两半球要交替使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注意力转移 当你感到疲劳,学习效率下降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或什么也不想,彻底放松自己。

  学校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的特征,只有把握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发展,适应和利用这种发展,才能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管理,促进他们的发展。

  6. 培养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同学科和专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但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来看,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处,还要具备自学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7. 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判断能力。

  8. 有的放矢提供培养途径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能力。通过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如学校应多开展一些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建立多种学社、社团为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此外,校园相对于社会要单纯得多,因此学校也应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一方面使他们不与社会脱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学习中会遇到阻力;生活中会遇到困难;交往中会遇到误解;求职中会遇到障碍。这些矛盾和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心理上的“垃圾”,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构成心理上的伤害。因此,分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完善的个性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全面地看待他人,辩证的分析环境,乐观地面对人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 请以实例说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征。

  1.自我认识更加深刻

  在大学生的心里,总在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的前途究竟如何”,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他们的自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扩展了,也比以前更加主动地认识自己,不仅关注自己的外表、举止,而且关注自己的能力、性格,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归属、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等,反复地审视自己的整体形象。通过一定的思考、实践和学习,大学生逐渐学会了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而且逐渐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品质,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参照老师和同学进行自我评价,设想自己的发展或进行自我设计。

  2.自我评价日趋完善

  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势必要选择对手,结果自我评价与现实自我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是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有的人过高估计自己,有的人过低估计自己的缘故。然而,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对自我的评价的能力已明显提高,变得比较全面、客观和主动,他们善于根据社会、学校、群体和同学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地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没有太大的差异,自我评价的结果也更符合实际。

  3.自控能力显著增强

  自我控制就是主我根据情境对客我在思想、言语、行为的或发动或制止的控制。在这方面,大学生已经逐渐开始综合社会标准、社会期望和社会条件,按照自己的意志,明确规划自己和设计自己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既根据目标计划,又根据反馈信息,使外界的要求转化为主我的需要从而推动客我的态度转变,改变不符合目标的动机和行动,调整原来的行动目标与方法,决定新的行动,使自己的心理机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提高效率。

【大学生特点与发展心理】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青年特点与发展心理04-01

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总结特点12-09

妈妈的特点作文04-05

话题作文的特点04-02

爸爸的特点作文12-09

气象灾害特点12-09

春风春雨特点的诗句12-07

代表春天特点的谚语12-07

竞聘演讲的几大特点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