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

时间:2022-11-22 17:39:0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

  迷信是人类古老而又神秘的话题。出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迷信在我国也是较为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中迷信心理也并不鲜见,并且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资料,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

  迷信心理就是以非科学、非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某些事物。有些人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我们人类和每一个人,希望能获得这种神秘力量,借助于这种力量来获得成功。这是极其糊涂的迷信心理。守株待兔属于迷信心理。

  青年容易产生迷信心理,原因有:

  青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自然而然使他们烦恼。

  青年的人生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不深,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考进大学,一直在学校。

  他们面临许多实际的人生问题,如学业、就业、恋爱、婚姻、事业等。

  青年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科学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求实、怀疑、探索、自由、创新等。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是以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只是靠拜神祈祷是无济于事的。科学

  与民主需要追求,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我们也拒斥唯科学主义,认为宗教也是需要的,故我国有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宗教的自由。

  民俗心理不是迷信心理。如各民族的禁忌,图腾崇拜。我国过年放鞭炮。当然对陋习要移风易俗。

  正确理解宗教、易经等。分清正信、智信与邪信、迷信。

  宗教是社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产物,也是人的.超越性的精神需要。宗教给人以神圣感,宗教承认人的渺小,人性有缺陷,对此要进行弥补。宗教都劝人为善,克制人自己的欲望。作为正教的宗教有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邪教则不然,其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邪教是社会有机体上的毒瘤,要坚决的铲除。我们倡导无神论,但也认为宗教信仰自由。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物质主义。虚无主义认为没有终极实在,无需终极关怀,否认人生目的。技术主义认为技术万能,不需要人文精神,技术成了目的,万物甚至万物之灵的人也成为技术化的手段。物质主义认为物质至上,一切都是可以消费,可欲望的,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书,其内容包罗万象,其形式是占卜。有关《周易》的知识高深、奥妙、有趣,被誉为东方的圣经。对此,人们见仁见智。它是古代中国智慧之结晶,主要作用有:一是开启智慧,给人以超外性思维;二是能预前测后,指点迷津。《周易》神秘玄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科学理性的研究与破译。

  《从心理学角度看生活中的迷信现象》

  学生姓名:雷昊

  班级:车辆工程一班

  学号:110102115

  关键词:心理学;迷信;心理暗示

  在选修“生活中的心理学”这门课之前,心理学对我来说多多少少有着一些神秘晦涩的色彩,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也逐渐了解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它与我以往所学习过的任何一门学科一样,能帮助我在今后解决众多的困惑和问题,而在课上,老师曾提及的心理学与风水迷信之间的关系,让我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趁这次论文报告的机会,我查阅了各方的资料,尝试着亲自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生活中一些迷信现象。

  无神论专家牙含章认为迷信可以分为三类宗教迷信封建迷信和既不属于宗教迷信也不属于封建迷信的一般迷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最常接触到的,可能还是最后一种的一般迷信。比如我自己就曾听到一些诸如过新手的好运,噩运成三,不能站在梯子的阴影下之类的小迷信。而且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在日常的实践和经验中,这种迷信也屡屡应验。难道真的存在如此玄奥神奇的东西么?或许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找到科学的解释。

  比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印象,新手在从事一项事物时,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运气,这种运气有时甚至会让他们的表现看起来超过了久经沙场的老手。在一些赌博和竞技体育方面,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然而新手真的比一般人拥有更好的运气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对新手的预期普遍较低,包括新手自己也是如此认为,因此在在进行从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像老手一样存在心理负担,发挥会更为稳定出色。而实际上,或许新手在实际从事某项事物或运动时,还是会发挥的比老手糟糕,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会自动选择忽略,而那些新手发挥出优异水平的场次,人们却会在事后记忆犹新,从而形成一种新手常常会伴有好运的错觉。

  实际上,迷信是一种态度。所谓“心诚则灵”, 迷信认识也叫迷信观念是指迷信者对涉及自身利害的客观事物错误的或虚幻的认识。迷信观念加上巧合就会进一步加强迷信者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加深信不疑。形成迷信信念迷信情感指的是伴随着迷信观念和迷信行为的情绪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迷信者因担心缺乏某种事物或因担心某事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表现出焦虑不安紧张与恐惧。特别表现为对某种危险和一些不经常发生的事件的恐惧感或因某事发生或未发生而欣慰或后悔不己。此外就是受挫感迷信的形成和强化,都和这种情感体验有很大关系。迷信动机是产生迷信行为的内在力量,是迷信需要的具体表现。迷信产生的基本条件就是对想要得到或想接受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无规则的出现这时候迷信者需要做或逃避某事的愿望和冲动更迫切因为他想尽快摆脱这种困境以达到消除恐 惧,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迷信动机一经产生,迷信者就会在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对迷信行为方式的选择,引发出一系列的迷信行为。迷信行为既是迷信观念、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进一步强化加深迷信观念和情感的催化剂。迷信行为经过强化往往就会形成习惯,并突出地反映出迷信者的意志特征。迷信者的意志特征表面上看起来对其观念深信不疑,能自觉克服内心冲突和排除多种障碍与干扰,很自觉,很顽强,但终因其目的的错误,实质上表现为武断、顽固以及有些情况下的盲从性模仿性、动摇性、冲动性等不良特征。实际上与其说很自觉,很顽强,还不如说很被迫和很无奈。总之,迷信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迷信是一种不良的态度,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因而它的形成过程也符合态度学习的规律。个体的迷信心理和行为产生于病态的迷信的文化的熏陶和错误的归因。 我找到有一个有趣的刺激反应实验来演示迷信是如何产生的':将鸽子放入斯金纳箱中,随之无规律地投放食物(时间、多少不定)如果鸽子正好在投放食物时抖动了一下羽毛,或者伸展了一下翅膀,那么当后面再出现这样的巧合时,鸽子的反应似乎是它们自身的动作与食物有关。它们学会了抖动羽毛或者伸展翅膀以希望得到食物。简言之,它们变成了“迷信”的鸽子了。实质上,鸽子是否抖动羽毛或者伸展翅膀和它能不能得到食物并没有什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可导致迷信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想得到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的无规律的出现,某个行为如偶然导致成功,那么这一行为用不着给其他的鼓励便会继续保持下去。事实上正是如此,赛马赌博、体育比赛、打猎钓鱼等因其结局无法预测和保证,因而就产生了预示幸运日期、地点、号码的征兆。

  总之,在迷信的形成过程中,不管是通过错误的归因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观念和模仿别人获得的间接经验,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经验,迷信也许也就不会产生了。经验使人们在心里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又促使这种经验的继续发展,因此,说到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迷信都是由于人们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

  通过这次调查和论文分析,我更清晰的了解了生活中迷信现象与心理学的关系,比较科学的解释了这些原本在我看来玄乎其玄的东西。然而,或许心理学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与父母朋友恋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都将大有裨益,虽然这学期的选修课已经结束,然后或许这不过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心理学的大门,了解心理学的道路,我才刚刚起步。

  迷信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文化心理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1卷总第84期2006年第2期总第248页

  迷信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蹇璐亦

  摘

  要: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迷信行为产生和保持的外部原因,即偶然的相倚联系使个体相信某种行为会带来某种结果;迷信行为形成以后受到间歇强化,个体的单次行为虽然不定伴随有强化结果,但却总有得到强化结果的可能,使个体不愿放弃再次得到强化结果的努力。迷信行为产生和保持的内部心理原因则可以用人类追求意义的本能和归因理论来解释。

  关键词:迷信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

  归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人们作出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行为称为迷信行为,实质上,也是荣辱观念在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上的一个认识偏差行为。最常见如过去巫师通过某种仪式或用一些复杂而莫名其妙的方法给病人治病,有的情况下只是贻误病情,有的时候却真有一定效果;古代大旱时人们常去龙王庙求雨,在现代人看来这毫无意义,但求雨偶尔也会生活中普通人奏效,古人也对求雨的作用深信不疑。

  常表现出一些微小的迷信行为,如有的赌徒在大赌前一定不会洗手,认为洗手就把运气全洗掉了,必然会输;或者有的足球运动员在重要比赛中射点球前亲吻足球、闭眼念可能有一番例行公式:系系鞋带、

  念有词等。实践表明,人们不但易于形成一些或大或小的迷信行为,而且一旦形成,还不会轻易改变这种行为。那么,其中原因何在?

  行为。反应行为是由某种特定刺激(S)引发的行为

  (R),如看到美食会分泌唾液,大多数人看到蛇会惊

  声尖叫,这类似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称之为反应性条件反射)。操作行为是个体作用于外部环境以产生某种结果的行为,它不是由外在刺激引发,而是个体主动做出的,如小孩学写字时父母夸奖他某个字写得漂亮,他以后就会按那个字的样式来练习。反应行为受先行刺激的控制,而操作行为受行为结果的控制。斯金纳发明了一个著名的“斯金纳箱”,用白鼠和鸽子作为对象来对动物的操作性行为进行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强化。有些行为的结果可以增加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这种过程就是强化,行为得到的结果就是强化物。强化分为正负两种:正强化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目的是使某种行为再次出现,如婴儿学语得到了母亲的亲吻和赞扬,他就会更起劲地学说话,以得到来自母亲的更多鼓励;负强化也是为了使行为再次出现,所不同的是在行为之后消除某种厌恶刺激,如人们在感冒时多喝开水会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那他下次感冒时就会记得多喝开水,以缓解令人不适的感冒症状。此外,如果有些后果使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就叫惩罚。惩罚实际上是行为带来的令人不快的结果。

  操作性行为的形成和保持都需要强化的参与。按照设定的目标对个体的某些行为进行强化,就可以形成操作行为;如果要形成的操作行为比较复杂或精细(如体操技能),可以通过差别强化来实现。行

  1.迷信行为产生和保持的外部原因

  1.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Skinner)在《科学与人类行为》一书中对迷信的定义是:“只要呈现强化物,就总会强化着什么,因为它一定和某一行为相联系。当反应和强化物之间只有偶然的一次联系,由此而形成的行为就叫迷信行为。”理解了这个概念,就等于理解了斯金纳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对迷信行为作出的解释,这就有必要先了解他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将人类行为分为两类:反应行为和操作

  ・文化心理研究・

  为形成以后使之得到保持的过程中,斯金纳根据强化与时间的关系,将强化分为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两大类,其中得到间歇强化的行为相当稳定且极难消退。

  的变化比例强化是指每两次强化之间间隔的行为次数是变化不定的,实验者对期望行为(迷信行为)出现次数的多少没有确定要求,行为次数只围绕一个平均值变化;而实践中,若某种行为按概率原理得到强化就类似于变化比例强化,如赌博所提供的强化。在这类活动中,赌博结果为赢的次数本来就是概率性的,则迷信行为因其强化物与行为(结果为赢与赌博时的迷信行为)之间联系的偶然性和强化物(结果为赢)出现的偶然性而具有变化比例强化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期望结果即强化物在总体上按概率原理的规律出现,但对行为者的单次行为而言,期望结果的出现却是不稳定的,行为者虽然在迷信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建立了因果联系,但行为者并不知道哪一次行为能够“带来”强化物,对他而言,每一次行为都有可能伴随强化物的出现,他能做的只有不断重复迷信行为,以得到期望结果。所以,迷信行为得以保持,并且,如果期望结果再次出现,迷信行为则进一步被强化,从而继续保持下去。

  同连续强化相比,间歇强化形成的行为往往很难消失,似乎因为结果难以预料,强化物总有出现的可能,反而让人容易上瘾,总抱着成功的希望。人们的许多行为都是受间歇强化而形成的,尤其是一些顽固的行为。迷信行为因导致其形成和保持的强化所具有的间歇强化的性质而具有间歇强化的特点:一旦迷信行为因偶然的相倚联系而形成,即使强化频率减少,即使强化物的出现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行为也会持续发生而很难改变。

  因此,迷信行为产生和保持的外部条件可以简单表述如下:第一,因为偶然的相倚联系,使个体相信某种行为会带来某种结果;第二,迷信行为形成以后受到间歇强化,使得个体的单次行为虽然不一定伴随有强化结果,但却总有得到强化结果的可能,个体便不愿放弃再次得到强化结果的努力。

  1.2用操作性条件反射解释迷信行为

  —偶然的相倚联系1.2.1迷信行为的产生——

  斯金纳认为,迷信行为的出现是偶然的相倚联系的结果,即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恰巧伴随有某种强化物,个体就认为这种强化物的出现和他作出的行为有关,当他希望再次得到强化物时,就会做出与以前类似的行为,而实际上个体的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巫师用某种仪式给人们治病时,或许是由于别的什么原因而使病情好转,人们却将之归功于巫术的神奇效果;或许那个点球前一定要系系鞋带的球员在某次大赛中偶然作出这些行为后,球进了,所以系鞋带成了他后来点球时的例行公事,他“迷信”这种行为可以给他带来好运。汉语中“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是关于人类迷信行为最夸张的表述:急奔的兔子一头撞死在树桩上,旁边的农夫因此而得到一顿美餐,这个偶然出现的强化物强化的—在树桩旁等待,他认为等是农夫的不作为行为——

  待这种行为就可以给他带来强化物———撞死的兔子。

  所以迷信行为就其外在本质来说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其实质是条件反射发生了错误的联系。

  —间歇强化1.2.2迷信行为的保持——

  通常而言迷信行为不会每次都受到强化,如巫术总有失败的时候,求雨并不是每次都有求必应,打牌前洗了手不见得就一定会输牌,足球运动员也不是只要点球前系系鞋带就能进球。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迷信行为一旦形成,即使强化频率减少,它也会持续发生。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使迷信行为得以形成和保持的强化的性质———间歇强化。

  间歇强化和连续强化是强化的两个类别。连续强化是指某些行为每次出现时都受到强化;间歇强化是指作出一个符合规定的行为时才给予强化,但强化物的给予也是符合一定规律的。在斯金纳的'实验中,所称的“规定”是实验者设定的某种标准,如固定间隔强化、变化间隔强化、固定比例强化以及变化比例强化;在实践中,可以将“规定”更宽泛地理解为2.迷信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分析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行为遵循“刺激———反应”模式,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认为考虑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不必要的。然而,只是研究行为、只是关注引发行为产生的刺激虽然在应用中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却终归是不完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用操121

  ・文化心理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1卷总第84期2006年第2期总第250页

  揭示了迷信行为产生时和保持过程中反映出的外部事实和特点,对其内部心理原因却缺乏说明。比如,为什么某种行为偶然地伴随有某种结果,人们就会认为该行为和结果之间有相倚联系,从而导致迷信行为的产生?为什么强化物出现次数较多的连续强化一旦停止后,已形成的操作行为往往消退得较快,而间歇强化形成的行为却可以保持很长时间,并不影响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换句话说,为何人们可以容忍间歇强化中多次没有强化物出现的情况,而保持迷信行为?这就需要从个体的内部心理来寻找原因。

  化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时,就会认定特定行为是导致强化结果的原因,即实际上作出了错误的归因。人们并不是必然犯这种归因错误,这因具体事件而异。但是,正因为这种偶然的归因错误,对特定行为的意义作出错误解释,使某种迷信行为得以形成。

  2.2迷信行为保持的内部原因:人的归因倾向

  迷信行为形成以后,强化结果并不是规律地伴随着主观行为出现,人们同样会对这种不规律性做出解释,将它纳入可以理解的认知图式,这个过程可以用归因理论来解释。归因就是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如果某件事成功,人们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一些内控因素如能力或主观努力,若某件事失败,人们则容易将原因归结为外控因素如任务难度或运气。当个体做出某种迷信行为后,可能再次出现强化结果,则人们往往认为该行为成功、有效,强化结果的出现被归因于主观行为;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强化结果,则它被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与迷信行为无关。总而言之,没有强化结果的出现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个体对行为和结果化结果的情况,人们才会容忍没有强化结果带来的失望,将没有出现强化结果归结为行为以外的原因,并调整认知图式,这种强化出现的不规律性本身也被理解为一种规律。所以,即使迷信行为并不是每次都“灵验”,它却仍然得以保持。

  2.1迷信行为产生的内部原因:人类追求意义

  的本能与归因错误相结合

  人们总是力图认识并解释他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将它置于一个清晰、有意义的认知图式中加以理解。很少有人能容忍陷于无意义而混乱的处境中,因为人们需要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有个说法,哪怕这种说法或解释是错误的。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只有认识事物、解释事物,人们才会感(Heider,F.)的观点:“人类具有按照科学哲学家海德

  强烈的寻求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人们在活动中不断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解释与推论,以次理解、控制

  [2]

  可见,对意和预测他们的环境以及随后的活动。”

  觉到自己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本身具有掌控能力。之间因果关系的信奉。当然,最关键是因为存在有强义的追求也是人类进化必不可少的动力。

  意义随着对事物认知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作出某特定行为,偶然地出现了某种有强化意义的结果,当迷信行为还未形成时,这种偶然的相倚联系是新奇的,是个体从未遇到过的情境,对个体而言会出现认知上的混乱,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混乱重新纳入一个可以理解的图式,对这个情境做出解释,即作出因果关系的推论。哲学家休谟(Hume,D.)认为,人们应该依据三个条件作出因果关系推论:一个原因和它的结果在空间和时间上常相接近;原因常前于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前两个条件都可以通过客观观察而加以检验,一般不会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迷信心理与民俗心理】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四心理障碍与变态心理04-01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及目标12-09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4-01

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论文12-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2-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04-04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06-08

心理健康心得教育12-19

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