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课堂,充分展示师德的魅力师德征文

时间:2022-11-20 09:48:08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珍惜课堂,充分展示师德的魅力师德征文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一个又一个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彩虹,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恪守师德,就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青年教师必先强己,必先律己,用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恪守师德,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智慧的启迪者,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示范者。

珍惜课堂,充分展示师德的魅力师德征文

  教师师德的风采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以往的课堂没有多少师生互动,没有平等的交流对话,怎能体现出教师的爱,人文的关怀?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浪潮呼唤自己尽快成为能师和人师。我认为:历史教师必须自主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把教材钻得深、钻得透,深入浅出,一语破的、一语启智,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学生在享受这片风景,神游于“创新的自由空间”;要积极探索灵活、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营造“轻松活泼、幽默风趣、亲切活跃、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的课堂气氛,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达到生活般自然浑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摆正自己的身份,真心实意地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堂应该是一首“流动”的诗,是一部“活”的人生学。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要得到的东西是发现自我、健全个性、寻求适合于自己通向未来的道路。

  我们是做呆板、训斥和盛气凌人的教师?我们还是做地位平等、态度平和、甚至可以机智地相互调侃的朋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不就是学习做人的示范和演习吗?这种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的基本生活态度起着决定性的培养作用。

  其次,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轻轻松松地享受课堂。我们在上课之前,自言自语地问问自己:我是去“给”学生上课,还是去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呢?如果是前者,我们每天可能要上三四节课,难免会拖着沉沉的身躯缓缓地走进教室,满脸疲惫,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早已没有了耐心,这时的课堂气氛会怎样呢?这时的我们恐怕不是在“营造”课堂气氛,而是在“凝固”课堂气氛。

  “我是去享受课堂!”这是我在去年参加“海淀区教师课堂风采大赛”时领悟到的。预赛的那堂课结束时我心情愉悦,有一种“这节课怎么会这么快结束?”的惊讶。回想那节课,由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设计了大量的师生互动环节,尤其在讨论“短暂的秦朝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一问题时,学生开心地阐释自己的观点,互相辩论形成共识,不但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更让我了解到学生眼中、心中的历史,使我内心深处起了波澜:“以往我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沉思之后,我向自己喊出:“我是去享受课堂的!”,这时会发现自己在备课时完全是别样的心态和思路去设计,在上课时更是愉快地去聆听,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争辩,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智慧,自己完全是学生中的一分子。

  最后,教师应追求能师和人师的境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智慧火花至少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闪现出来,讲起课来就会纵谈古今,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陶醉,从而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案例:

  我在讲解初一历史北师大版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时,设计了两个重要的环节,刚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和德育目标很好地融为一体,学生在过程中自主地参与,无声无息地接受了德育的内容,也把历史教师的师德魅力充分展示出来。

  环节一:课堂导入新颖别致,紧贴学生感兴趣的实事生活。

  师:提出敏感问题: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各项得主一一揭晓,再一次激起了国人的痛楚:中国内地至今无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用一句话来概括。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精彩,我们来看看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对此问题的看法:

  “不容忍另类和异端学者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不可能产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此,我们不想去猜测中国何时能得到诺贝尔奖,那么,这句话在我国历史上是否有佐证呢?一个从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与独立思考、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的社会环境,是否就能出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看看在我国历史上是否有一段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景象?(几个学生立即说到春秋战国)。

  对,的确是春秋战国时期。你了解那个时代吗?请闭眼一分钟,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谁能说说脑海中出现了

  样的画面?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用一句话来概括。

  师:同学们心中的“百家争鸣”的情形与当时的情形是否相符呢?(展示幻灯片:关于“百家争鸣”时代特征的四字成语:)自己来对照一下吧(生齐声朗读)。

  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百花竞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著书立说,各显其能。

  通过这样环节的设计,一是充分让学生发表言论,培养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性格,二是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改革与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的精神,比较好地完成了导入课堂的教学环节。

  环节二:课题解读画龙点睛,板书恰到好处。备课时我认为课题中“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在意义上有重复之感,仔细琢磨后觉得是不是将题目改为“变革的时代和活跃的思想”更好呢?这样的改动,应该是既强调了时代变革与思想活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是以变革的时代为背景的,反过来百家争鸣也促进和加剧了时代的变革;又能与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相互照应,使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可是,这样的改动如何让学生接受,并且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领会其中德育内容呢?讲授之前我在黑板的中间位置用红色粉笔板书:

  善于---;

  敢于---;

  勇于---。

  (在环节一的基础上继续)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提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用一句话来概括。

  师:归纳(第8课已经学过的知识)

  经济: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

  政治: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师:为什么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会出现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用一句话来概括,综合结论: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称霸,竞相改革,纷纷招揽人才。各派文人四处游说、讲学,对社会的不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彼此又互相争论、批判、吸收,为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板书:“变革的时代和思想的活跃”,)大家注意老师写的课题是不是与书中的课题不一样?(得到学生认同后,解释这样改动的原因),老师在备课中“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同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填写:思考,质疑,创新),得出相对来说更好的课题,同学们也开动脑筋,我们也进行“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看是否还有更好的说法?”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每一种说法我都给予表扬,从学生开心的笑容中我已然知道这节课的德育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很好地使德育教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所接受,这也正是能师和人师的境界所在。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作为我追求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以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人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育人,人师能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个性陶冶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珍惜课堂,充分展示师德的魅力师德征文】相关文章:

关于师德征文06-17

师德师风征文11-26

师德新说征文11-21

师德师风征文优秀11-12

教师师德征文06-15

师德教育主题征文范文06-17

小学师德师风征文范文04-06

心系中国梦师德的征文12-09

用爱写好师德的征文12-09

魅力足球征文12-07